看完《燃燒》後,突然有種不知該從何說起的感覺,這種感覺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電影到底想表達什麼?導演李滄東似乎把想說的都說了,但又似乎什麼都沒說,看完電影後不由的生起一種空虛和落寞的感覺,像極了電影中的破敗帳篷,空蕩又模糊。
觀影後看了導演的采訪,裡面談到這部電影是反符号化和反隐喻的,但從我的角度看上去電影卻充滿了設計好的隐喻。階級的差異,南北的對立,夢想和現實的距離,甚至大棚也帶着不同解析的角度。但可能與主題最為貼近的還是電影的名稱《燃燒》,《燃燒》在電影中也有着多重含義:是惠美為了夢想而燃燒的生命和肉體,是ben燃燒的帳篷,是宗秀父親點燃的馬棚亦或者是宗秀自身的怒火,也可能都是。宗秀在電影中天然帶着一絲空洞和空虛,眼神中彌漫着迷茫,直到殺死ben的那瞬間眼中閃出了光芒,但很快又被複仇結束的迷茫給掩蓋了下去。ben在電影中的存在也是帶着一絲空虛的狀态,他整天玩樂,衣食無憂的他雖然沒有了生存的煩惱,但在人生意義這個命題上他也是空虛的,而他的空虛最終落到了以下層階級的苦難為樂趣。可能這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在不論貧窮或是富裕的階級都面臨着一樣的空虛感。
電影中唯一全程帶有目的的角色就是惠美,惠美似乎一直有些明确的目的性。她的角度是更加積極主動的,不論是交友,旅遊還是夢想,似乎她對自己的夢想有着确切的思考,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燃燒殆盡,無影無蹤,而她的燃燒也無疑是最為動人的。而惠美的失敗似乎也給電影蒙上悲劇的色彩,即有目的的人,最後都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而其餘的人全部遁入空虛,這樣的社會是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的,而最終都将遁入空虛。
空虛和虛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夢境,回憶,現實
電影開始于擁擠的公路上,車堵的水洩不通,而男人基于從這輛汽車中脫困,想要脫離原本的軌迹,可兩邊擁擠的車内連門都無法打開,一輛輛滿載人群的車輛中,一雙雙眼鏡冷眼旁觀着男人的徒勞無功。随着男人脫困而出,男人似乎獲得了自由,可一根繩子将男 ...
好萊塢電影集大成者
久聞《美國往事》的大名,好萊塢的評價體系中本片是電影排名前10位的常客,可近4個小時的容量不由得讓人望而卻步,近期久違空閑,終于鐵下心來一睹為快,總體觀影過程非常愉快,時光飛逝竟不覺冗長,電影内容飽滿,技法也豐富,可謂是好萊塢電影的 ...
德州巴黎
德州和巴黎兩個本無關聯的地域如何能夠聯系到一起,當男人出現的第一幕就展現了這種沖突感,滿身灰塵但又穿着體面的西裝打着領帶,男人一言不發,即是聯系到了他的兄弟,才從兄弟口中知道男人叫柴維,已經失蹤四年了。直到男人第一句話出口便是:“巴 ...
焦土之城
電影從開始的平移鏡頭就能看出維倫紐瓦的一些風格特征,相似的鏡頭在《邊境殺手》,《沙丘2》都有展現,似乎是維倫紐瓦較為喜歡的一種開場方式,電影從一幫孩子開始,卻在标題之後突然轉到了一位母親的死訊。而維倫紐瓦似乎也很鐘意這種抽絲剝繭,一 ...
"同權同責"的方形
去年期待了一個春節檔的《紅毯先生》最終在流媒體上映後,馬不停蹄的看了下,但效果卻乏善可陳,近日在搜索電影時正好看到了《紅毯先生》的原作《方形》,于是便找來一看。初看電影時還不曾看導演便是魯本.奧斯特倫德,但電影一開始便給我一種《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