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感覺《無名之輩;否極泰來》這個電影,口碑會兩極分化。這一部電影作為荒誕喜劇來說,比較成功。但如果觀衆把它當做現實主義作品來看,會比較生氣。我個人來說很喜歡,因為感覺到導演饒曉志确實有在用心做出嘗試。



當然,必須說在劇本的角度來說,确實稍稍有點粗糙。尤其是這個電影企圖深入探讨一下人性問題。但男主入局的設置确實又是不合法的,在不合理的基礎上讨論人性邏輯不通,就會讓觀衆産生一種荒謬的感覺。雖然,編劇已經特意把這個事情發生的背景設置在泰國,而且在電影結尾時又在用“火龍果和光”的象征意義,給男主和女主往回找補。普通觀衆看電影的時候,如果真的在意這一點,可能确實會無法入戲。



不過,荒誕喜劇的特點就是在于觀衆要完全相信電影裡的“邏輯”,以電影裡的邏輯審判電影的角色。

所以,當跟我一起看電影的同伴抱怨為什麼男主角的表演形式與其他人不一樣,男主以外的演員為什麼如此浮于表面?連潘斌龍這樣的老演員都以一種夢遊的狀态進行表演。我隻能回答,這不就是正是完全符合電影裡的人設嘛。



個人尤其喜歡導演在電影裡設置的幾處歌舞場景。現場所有人不分身份一起載歌載舞,就特别有“人生不過一場戲”的氛圍感。非常合适的歌舞插入。饒曉志的鏡頭語言還是挺過關的。



饒曉志設置了一座巨大的慈眉善目的黃銅大佛,在電影裡頻繁出現。俯瞰着發生在它腳下的這一場“人生之戲”。我們普通人很難看清眼前的一切是否是真實的 也看不懂人性,看不清人心。所以才有“糊塗是福”的說法。佛像俯瞰人間,冷眼旁觀着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它似乎能看清楚一切,但又無法開口說話。它看清楚了,又如何?



啊,對了。作為中戲畢業的導演饒曉志,閱片量肯定是足夠的。所以,在這部電影裡觀衆會看到很多“緻敬”的鏡頭或者場景。作為一個荒誕喜劇來說,這些緻敬的場景和鏡頭,不是随便亂用的,是圍繞着男主的“主觀意願”變化而選擇的,還是挺有效果的。能進一步提高荒誕和黑色幽默的效果。

總之,個人很喜歡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