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侏羅紀世界:重生》的第一觀感:和前三部的風格也太不一樣了吧。

怪不得要換專精怪獸驚悚片,曾拍過《哥斯拉》《怪獸》的加裡斯·愛德華斯來執導。他一改調性,反而回到更古早的“公園”系列的緊張感。各種局部暗示、參照物對比、聲音先行與低機位壓迫視角,把人的心全程吊着。恐龍不隻是龐大的視覺奇觀,還有滲透心理的一層層恐懼,創造出很有氛圍張力的冥場面。

電影的故事發生于《侏羅紀世界3》的5年後,也是恐龍複活回歸的第32年。此時地球大部分地區的生态已不再适宜恐龍生存,殘存的恐龍被迫退守到赤道附近的熱帶生物圈群島,這些區域因氣候接近史前環境,成為它們最後的栖息地。而由于它們都已“野生化”,極具破壞力,人類被禁止進入生物圈,那裡成了“全球禁區”。

...

公衆對恐龍已經沒了興趣,不過收購了英根的醫藥公司,倒有了個新發現:三種長壽的恐龍體内,有着治療人類心髒疾病的核心藥物成分,能推遲人類冠心病發病至少20年。它們分别是代表海陸空的滄龍、泰坦巨龍、風神翼龍。

由于踏入禁區是違法的,于是這個采集三種恐龍血液的冒險任務,交到了一個野生小團隊手上。小隊人員不少,但主要由這三位負責:寡姐演的佐拉、阿裡演的鄧肯這兩位雇傭兵,以及喬納森·貝利演的癡迷恐龍的“Hot Nerd”盧米斯博士。

...

而等待他們的,是命懸一線的海域、艱難求生的熱帶雨林、生死博弈的廢棄實驗所,被前所未見的混種變異恐龍追逐,随時有半路殺出的恐龍開啟捕獵……如果說“世界”系列前三部還有些走馴化溫情路線的歡樂時刻,那這部《重生》就是徹頭徹尾的孤島冒險驚悚片。巨獸重歸原始野性,加上毛骨悚然的變種,夜幕降臨後吓人程度直線飙升。

片中這座聚滿混種恐龍的小島,則始于17年前就在進行的英根公司實驗室。前幾部暴虐類的基因改造,是緻力于制造更龐大、兇猛的恐龍,還相對可控;但這部裡卻嚴重失控了,尤其是最後才正式登場的蝠翼迅猛龍、畸王龍,保留恐龍特征的基礎上,在形态上更顯現駭人的異變。

這座赤道孤島上到底出現了多少恐龍?它們又帶來怎樣的驚恐冥場面?

...

滄龍與棘龍,主導海域獵殺場景。滄龍是絕對的深海巨獸,雖然這部裡體型有所縮小,但依然能讓人聯想到巨型鲨魚、鲸魚的存在。這幾乎是滄龍在侏羅紀全系列中,戲份最多的一次。無需血腥的撕咬,都能傳遞出它的絕對壓制力。遇上滄龍翻船的倒黴一家人,剛被救上主角的任務船,就馬上跟着一起追逐滄龍采樣,也是倒黴到家了。

...

棘龍也有别于前作的形象,改為半水生、水陸兩栖的獵手(類似鳄魚),深黃色鱗片背帆、鳄形颚部、短小前肢、蝾螈狀尾的設計,迅速提升其行動的敏捷性。它們與滄龍是協同共生的關系,要為它上供捕來的魚食。而且它們還能暫時性上岸,悄悄爬到身後,不聲不響間就帶走一個隊員。值得一說的是,《重生》因為全員新角色,沒有情懷要顧及,更沒有主角光環,那份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被殺的無常感,從始貫徹至終。

...

作為任務第二站,泰坦巨龍算得上是全片性格最溫順的種類了。頸部和下背部長有獨特的背棘,還有用于抵禦的一條超長鞭狀尾巴。它們的科學原型是巨型蜥腳類恐龍,大型植食性恐龍,體長能超過30米。片中群龍漫步草原,脊柱在陽光下生輝、長頸交纏的畫面,複刻了《侏羅紀公園》腕龍初現的史詩感。此刻人與恐龍在物種間的阻隔被暫時懸置了,隻想感歎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生命的壯麗與相通的情感。這也是全片極少數溫馨時刻,與後續持續襲擊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

...

風神翼龍生活在懸崖峭壁上,是空中的統治者。它的翼展11米,幾乎等同一座戰鬥機大小。骨骼結構輕量化設計,提升飛行的靈活性。修長的喙部,張嘴就能吞殺獵物,還有向後延伸的倒刺,能刺穿大部分硬物。橙喙藍頸的配色則便于高空辨識。它們的巢穴搭建在一個類似神廟的地方,是古代就已有的文明遺迹。

...

霸王龍又一次進化了,首次擁有遊泳能力。倒黴一家人裡的姐姐,過岸的每一秒都看得人揪心,河對岸的恐龍屍體就已經暗示危險的氣氛,眼看體型巨大的霸王龍翻身,還有可以逃命的機會。結果下一秒,它就突然消失,迅速殺了個回馬槍,捕獵沉浸感瞬間拉滿,即使是Jump Scare也是玩得妙的那種。接着直接下水,通過殘暴的河流追逐戲,制造出好幾個令人屏息的時刻。這整段戲改編自原著者邁克爾·克萊頓小說中的一段情節,強化了霸王龍水陸雙栖霸主的定位,徹底回歸“無差别獵殺者”。它總算是不用想着拯救主角,而是去撕咬主角了。

...

兩個全系列新登場的恐龍——鷹角龍,長得像狐獴、蜜獾與三角龍的結合體,是新登場的角龍類食草動物,也是三角龍的近親。鷹角龍經常成為各類食肉恐龍的獵物,電影裡的這隻就是主角團尤其小女孩需要保護的對象。後續想必它也會成為周邊的銷量大戶。無颚龍,侏羅紀晚期的小型翼龍,重量尚不足一斤,翠綠色的羽毛和漆黑的眼睛總會讓人想到樹蛙。

...

終極BOSS畸王龍(D-Rex),基因工程的畸形産物。17年前因實驗室事故逃脫後,它就成了孤島生态鍊的絕對主宰。就像導演愛德華斯自己說的,畸王龍除了參考系列裡的霸王龍,還融合了異形與《星球大戰》裡蘭克獸,此外還有鳄魚、大猩猩、非洲象、科莫多巨蜥的DNA。這讓它的六肢結構完全突破了脊椎動物的界限。駝背的軀幹與腫脹異化的頭部,在扭曲猙獰的同時,也暗示它同樣處在生理痛苦之中。因為消化系統缺陷,導緻它永遠保持饑餓,永遠處在攻擊性極強的狀态。

...

如果大家對愛德華斯在《哥斯拉》裡拍的那場雲霧戲還有印象的話,一定會為電影結尾這場同款決戰感到激動。濃霧成為了畸王龍即将登場的幕布,它若隐若現、緩慢而又殘暴地出場。遮蔽隐匿的拍法,迫使觀衆用想象力補全此刻的恐怖。低角度仰拍,以此呈現人的渺小身影與怪獸般的龐大巨物。直升機爆炸的火焰,映照出它異形的頭顱和密集的獠牙。旋翼殘骸迅速墜落,未知的恐懼令人不寒而栗。

...

《侏羅紀世界:重生》的整體觀感,至少是沒讓人失望的。這主要得益于導演愛德華斯在怪獸驚悚片上的專業度,讓這部新作回到了“公園”系列老三部的調性上,給人帶來一種複古又溢滿刺激感的體驗。同時他也沒丢掉系列的精髓,借盧米斯博士之口說出恐龍曾生活過1.67億年,而人類的曆史才20萬年,妄想主宰地球,殊不知地球抖一抖就能把全人類甩掉。

從1993年《侏羅紀公園》拉開序幕開始,每一部《侏羅紀》都在講同個道理:人類不是萬物主宰,生命自會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