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柯克劇場》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出品的懸疑風格的黑白短劇集,已出七季,每季三十多集,每集二十多分鐘的小故事,結尾反轉,貢獻了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優秀故事。
《愛,死亡和機器人》是本世紀2019年起網飛公司出品的科幻、奇幻風格的動畫短片合集,至今已出四季,每季幾個到十幾個小故事,故事長短不一,每集短的幾分鐘,長的十幾分鐘。四季中第一季的質量最高。
希劇場(簡稱)第三季第1集《玻璃眼球》,和愛死機(簡稱)第一季第1集《桑妮的優勢》,雖然兩部風格完全不同,但故事叙述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覺得兩個編劇都采用了叙述性詭計:身份誤判,即把A的身份誤判成B,B的身份誤判成A。
《玻璃眼球》和《桑妮的優勢》都使用了第三者叙述視角,在叙述故事和介紹人物過程中,為了讓觀衆産生誤導,編劇使用了障眼法,不僅迷惑觀衆,也迷惑劇中的主角/反派。
《玻璃眼球》呈現的障眼法是通過劇院的大幅劇照和帥哥腹語家的表演,讓女主和觀衆以為麥克斯就是風趣幽默的帥哥腹語家,小醜是木偶。
《桑妮的優勢》呈現的障眼法是桑妮、怪獸戴在頭上的神經連接器以及鬥獸場的生死厮殺,讓反派和觀衆都以為桑妮就是刀疤女,怪獸是人造的生物殺戳機器。
《玻璃眼球》是一部憂傷格調的大齡剩女追愛悲劇,《桑妮的優勢》是一部暴虐、血腥的暗黑科幻故事,風格完全不同,但巧妙的障眼法故事叙述方式(叙詭),讓劇中人物和觀衆誤判角色身份,所以結尾的反轉——身份的揭露取得了絕佳的效果。
美國短劇/片《玻璃眼球》與《桑妮的優勢》的故事分析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