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網播是一個明智之舉,首先這會降低觀影門檻([饞嘴]),讓更多觀衆有機會去觀賞這部作品,如果繼續奔着影院去,就現在的風評而言,無異于投河自盡;再者,網播必定會吸引來一大波前來審判的觀衆,這對于“火鍋”來說不是壞事,因為它已經沒辦法再壞了,當觀衆用自己的眼睛去審判,或許他們會發現其實“火鍋”也沒外界說的那麼壞。
要肯定的是,導演丁晟一貫的對于文戲的堅持以及對台詞的凝練,雖然影片中台詞量很重、廢話也不少,但那些廢話也都是經過打磨的廢話;另外,丁晟敢于對自己“硬冷”風格發起挑戰,創作一部底色偏暖的“軟”喜劇,不容易。
當然,要細挖“火鍋”肯定還有其它亮點,比如内外皆戲台的設置、封閉空間不斷被闖入打破又重建的“痊愈式”設置,再如演員高于影片質量的表演,但,那些緻命傷不能被忽視。
長,真的太長。正如謝飛老師所言,這部電影在三分之二處就該結束,看到後半程,幾乎是硬着頭皮、撐起眼睛在看,編導想要給每個人一個“圓滿”、給每段關系一個“說法”,讓影片看起來頗顯牽強和刻意,剪不下去本身就是能力不足的一個體現,觀衆都看在眼裡,犟嘴沒用。
勻、真的太勻。整部作品出現的五位主要角色,每個人的戲份比重差不多,但并沒有讓影片顯得“主角群立”,而是淪為群演,如果你把楊幂這樣咖位的演員請來,卻隻給到如此分量的戲,試問意義何在?
俗,真的太俗。主要的情景設置在一個戲院内、主要的故事圍繞一個“貪官”展開、主要的情節是厘清每個人與他的關系、主要的表意是一線生死的抉擇,這樣的故事,不論是作為劇本殺還是劇情片,都顯得過于俗氣,就故事體量而言根本撐不起類型的框架,不要怪觀衆愛玩手機,要怪就怪你沒有類型應有的實力尊嚴。
今日“火鍋”上線,我的建議就是可以一看、看了不虧,至于好壞,還是要各位用自己的眼睛去審判。
看“火鍋”,别“甩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運凝視,過往不再
“生猛瘋格”是《大風殺》類型元素中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不重要的一個,然而,要在檔期生存,勢必需要一個“賣點”吸引觀衆眼球,“生猛”被從衆多元素中拎了出來,也就合理許多。但,我認為《大風殺》的主基調還是“文藝”(犯罪文藝片),那些殺戮 ...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